大疆社区

标题: 奇怪的电池 [打印本页]

作者: 我不是塔台    时间: 2020-4-30
标题: 奇怪的电池
[{"nameindex":"_1_1","type":1,"url":"","desc":"\u4e3a\u4ec0\u4e48\u5404\u4f4d\u7684\u7535\u6c60\u662f\u9f13\u5305\uff0c\u6211\u7684\u7535\u6c60\u6ca1\u9f13\u5305 \u53cd\u800c\u6709\u70b9\u5f80\u91cc\u51f9\u5462 \u4eca\u5929\u5230\u7684\u4e24\u5757\u90fd\u662f  \u80fd\u7528\u4e0d \u5b89\u5168\u5417\r\n\r\n\u56fe\u7247\u5c31\u4e0d\u53d1\u4e86 \u770b\u4e0d\u592a\u51fa\u6765 \u4f46\u662f\u8089\u773c\u4e00\u773c\u5c31\u770b\u51fa\u6765\u4e86","imgsrc":"static\/image\/text.jpg"}]
作者: 镐子    时间: 2020-4-30
可能是压倒了吧
作者: 镐子    时间: 2020-4-30
还是来个图吧,聊胜于无
作者: 我不是塔台    时间: 2020-4-30
镐子4-30 19:45
可能是压倒了吧
两块都是
作者: 镐子    时间: 2020-4-30
我不是塔台Mavic Mini4-30 19:48
两块都是[图片][图片]
能看出来。这样就奇怪,可能电芯移位了,要不就是电芯吸收了里面的气体
作者: zxc12531    时间: 2020-4-30
那还不好 至少能更早知道鼓包与否了
作者: 我不是塔台    时间: 2020-4-30
镐子4-30 19:50
能看出来。这样就奇怪,可能电芯移位了,要不就是电芯吸收了里面的气体
好吧 电芯啥的我也不懂 客服说没事 先用着吧
作者: 我不是塔台    时间: 2020-4-30
zxc12531Mavic 2 Pro4-30 19:50
那还不好 至少能更早知道鼓包与否了
原配的没有凹进去 这次全能包的凹了 怕不正常
作者: zxc12531    时间: 2020-4-30
我不是塔台Mavic Mini4-30 20:11
原配的没有凹进去 这次全能包的凹了 怕不正常
特意为之吧 方便识别鼓包? 期待今年8 9月 A2 M2两开花
作者: 我不是塔台    时间: 2020-4-30
zxc12531Mavic 2 Pro4-30 20:14
特意为之吧 方便识别鼓包? 期待今年8 9月 A2 M2两开花
开花反正在保修
作者: zxc12531    时间: 2020-4-30
我不是塔台Mavic Mini4-30 20:26
开花反正在保修
看到有朋友读A2电池固件 充电限流在2.8A 大疆真是被高压电鼓包搞怕了 13.2X2.8 38W都跑不满 A1都有50瓦 而且这回电池用螺丝加卡扣 不是超声波焊接了
作者: fans90c5e8e1    时间: 2020-4-30
正常形状,我的也这样,应该是留了点余量空间。
作者: 夏日传奇    时间: 2020-4-30
为以后的鼓包提前留下冗余空间。
作者: CCS-PRO    时间: 2020-4-30
是这样的,我的一样
作者: smartk    时间: 2020-4-30
正常的。
作者: 我不是塔台    时间: 2020-4-30
zxc12531Mavic 2 Pro4-30 20:29
看到有朋友读A2电池固件 充电限流在2.8A 大疆真是被高压电鼓包搞怕了 13.2X2.8 38W都跑不满 A1都有50瓦 而且这回电池用螺丝加卡扣 不是超声波焊接了
好的呢
作者: 我不是塔台    时间: 2020-4-30
smartkMavic 2 Pro4-30 22:02
正常的。
好的呢
作者: 我不是塔台    时间: 2020-4-30
fans90c5e8e14-30 20:41
正常形状,我的也这样,应该是留了点余量空间。
好的呢
作者: 快活麻雀    时间: 2020-4-30
强迫症患者~~~~~~~~哈哈
作者: 兰心    时间: 2020-5-1
楼主您好,日常使用过程中,APP没有提示异常的话,请您放心使用哦。温馨提示:电池超过10天不用可以将电池充电至40-65%并放置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保存(22-28摄氏度最好),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电量且至少进行1次完整的充放电。




欢迎光临 大疆社区 (https://bbs.dj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