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昨天,刚刚发布不久的小米无人机,又一次成为了无人机圈内的话题热点。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雷锋网的一位编辑小哥,在测试小米无人机定点悬停效果的时候,无人机出现了急剧的偏移,小哥情急之下进行闪避并最终倒地。
这组画面在各大无人机群内被多次转发,在小米无人机发布会直播炸机事件后,又出现了这样的危险情况,无人机爱好者们不由得再次对小米无人机的质量表示了担忧和质疑,为此,雷锋网在当天晚上发文进行说明。其中引用了飞米科技工程师的说法如下:
之所以会出现视频中的偏移效果,原因系当操作员去推无人机的时候,力的作用点是在脚架的一个端点上,力的作用方向不是径向的,所以会产生一个旋转的力矩,同时径向的分力又让无人机位置发生了偏移,所以,无人机为了调整位置和姿态而进行旋转和回飞,从而发生了视频中的一幕。
DJI P4的视频中操作员是采用的是“拉拽”方式进行操作的,而不是向前推。之所以小米无人机在回飞时的幅度比DJI P4的要大,这主要是机型特点造成的,小米无人机机器轴距比DJI P4要大,在结构上有利于飞行器的自稳和能源效率,并且小米无人机把手感调整得相对柔和,在这主要是为了在遭遇强风时比较好的稳定效果,所以,动作幅度才相对比较剧烈。除此之外,我也咨询了一个无人机玩家,他说,DJI P4多了两组双目传感器,这两组传感器在壁(错别字)障上能够发挥作用,如果前方有物体,会自动停下,这多出的两组传感器也是DJI P4更稳定的原因之一。不过,DJI P4售价高出小米无人机两三倍,这种体量的对比个人认为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远征原本希望小米无人机工程师的解释中,能够普及一下飞控和其他传感器的相关知识,尤其是飞控的计算性能究竟如何。毕竟这样的定点性能表现,对小米无人机的定位稳定性或多或少有着负面的宣传效果,可是从发布会至今,也没有看到任何关于组合导航系统的说明,只有一句含糊的采用“光流定位”的辅助定位技术。
经查,小米无人机的轴距为434mm,而大疆精灵4和精灵3无人机的轴距均为350mm,相差84mm。
远征非常想自己感受一下小米无人机究竟如何,可是军军并不知道我们这帮逗比的存在,因此我们也没有机会在7月份众筹之前拿到所谓的测评资格。那么,手头能够验证工程师说法的,只有自己的大疆无人机了。
于是,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决定不拿大疆的精灵4来欺负小米无人机这一初创产品,而是用一架三年前的,没有避障,没有“多出的两组双目传感器”,售价也“没有高出小米无人机两三倍”的大疆精灵2,采用和雷锋网小视频里同样的,甚至更极(zuo)限(si)的测试方法,来验证无人机的定点性能。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测试?
首先,验证飞米科技工程师的说法,关于推进还是拉拽无人机动作的安全性我们没有异议,推进操作确实比拉拽要危险得多。对于小米无人机在进行姿态调整和回飞的说法也没有异议,但是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调整和回飞的姿势水平,也是有高低之分的。这关系到无人机产品的安全性。
其次,感受同类产品在三年前的技术实力,看看它的定位性能的极限在哪里。
于是,本人亲自出场。先来分享一只正常状态下的我:
由于这是一次作死实验,越来越胖的本人自认没有雷锋网同学那样的敏捷属性,因而在越来越热的6月份穿上了抓绒衣、冲锋衣、防风裤、护颈、头套和安全帽。以下是穿上这些防护装备之后的我:
嗯...形象瞬间就变得衰了许多。
测试视频如下:
嗯,最终,远征在把精灵2推偏了90°之后,被螺旋桨给砍了......
好在穿得足够厚,螺旋桨轻松地切开了冲锋衣,但被内层的抓绒衣挡住,最终远征老师的背上有一些红印,然而并没有破皮。
这也再次说明了,无人机不是玩具,玩具不伤人。一架无人机仅凭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就能轻松地造成伤害。
测试表明,在达到与小米无人机测试差不多的倾角时,精灵2的定位依然比较稳定,在推至接近90°倾角时,才出现了和小米无人机类似的回飞动作。
我们在此,不对两种无人机的测试结果做任何评论,但是有关无人机定位的技术,是需要普及给爱好者们,来消除和技术人员的信息不对等的。
远征建议每一位无人机爱好者,都耐心地把这篇通俗易懂的知乎回答读完。
为了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无人机应用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