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传图片(0/1)

湖南省涟源市涟水河畔

 1
手机看帖 2 60
涟源有一笔独有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就是被誉为“文化昆仑”的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留给我们的。在《围城》里,描写了一所“三闾大学”,这所“三闾大学”的原型就是国立师范学院,这所大学就开办在涟源蓝田办事处光明山(解放以前为安化县蓝田镇光明山),《围城》就是作者以自己和几位同事从上海辗转到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教的经历为素材而创作的。

1944年,钱钟书就以他到国师任教的经历作为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围城》。《围城》全篇共九章。其中第五章写一行人从上海来“三闾大学”途中的故事。第六章至第八章写“三闾大学”教授的众生相。小说中的方鸿渐、赵辛楣、李梅亭、顾尔谦等人物,据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中说,都可以在钱钟书去湖南执教同行的人中找到一些影子;至于“三闾大学”中的衮衮诸公,如高松年、汪处厚、刘东方、韩学愈、范小姐等,也不可能不打上国师的烙印。不仅如此,钱钟书的笔记体诗话《谈艺录》也是在国师时开始起草的。当时他用的是蓝田镇上能买到的极为粗糙的直行本毛边纸。每晚写一章,两三天以后再修改。关于陶渊明、李长吉、梅圣瑜、杨万里等的诗话都是在国师写的。钱钟书在《〈谈艺录〉序》中说:“《谈艺录》一卷,虽赏析之作,而实忧患之书也。始属稿于湘西(当时人认为蓝田属湘西——引者注),甫就其半。养疴返沪,行箧以随。”钱先生回到上海后,几经增删,于1948年出版。这是中国最第一部比较文学之作。可以这么说蓝田孕育了《谈艺录》,成为钱钟书这位“文化昆仑”的光辉起点。

另外,钱钟书《槐聚诗存》里有几十首诗是在来蓝田途中和在蓝田的日子里写的。这时是他旧体诗写作的高峰时期。他曾把这几十首诗的稿子赠给吴忠匡,吴忠匡在蓝田镇上一家小印刷厂用折子本印了200份,题名为《中书君近诗》。
围城》里关于蓝田的描写

《围城》既然是钱钟书以他来蓝田的经历和在蓝田任教的生活为素材创作的,那么其中自然有许多关于蓝田的描写。

蓝田,是一个古镇,四面群山环绕,两条小河在此交汇,滔滔流向湘江。它是附近数百平方公里内物资集散地,当时世界锑都锡矿山的锑也借此处河道外运;所需外来物资也由此登岸,运回矿山,这就更加促进了蓝田的商业繁荣。当时就有中山、双江、永兴、光明等街,近千个铺面。

从1938年开始,日军占领了武汉,长沙全城疏散。长沙、湘潭及长江两岸许多有条件外逃的都搬到蓝田避难。长沙的长郡中学、妙高峰中学、明宽中学、周南女中相继迁来蓝田办学。1939年,长沙大麓中学迁到蓝田近郊的三甲,不久,达德学校又在三甲创办,同时,实验中学又在蓝田近郊的刘氏墓庐创办,加上国师,蓝田 一下子学子云集,人口剧增,同时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另外,国民党第73军的伤兵医院和留守处也设在蓝田郊区,并有15师43团驻防蓝田,在蓝田近郊六亩塘还建有一个小型飞机场,时有小型飞机起飞降落。输送邮件和迎送美国官兵及国民党军政大员。所以当时的蓝田有“小南京”之称。

钱钟书对这一生活环境留有十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在《围城》写“三闾大学”所在的小镇是:“这乡镇绝非战略上的必争之地,日本人唯一豪爽不吝啬的东西——炸弹——也不会浪费在这地方。所以离学校不到半里的镇上,一天繁荣似一天,照相铺、饭店、浴室、地方戏院、警察局、中小学校一应俱全。”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围城》里关于“三闾大学”的一些景物描写都可以找到原型。《围城》写“三闾大学”是一座“摇篮”,这“摇篮也挑选得很好,在平成县乡下一个本地财主的花园里,面溪背山”,“平成”,是“平安成化”之意的缩语,即暗指安化县;“花园”就是指李园;“溪”就是蓝田的升平河;“山”就是涟源一中校园里的光明山。《围城》里描写的三闾大学的图书馆就是国师的图书馆。《围城》里描写的联谊社,就是国师的联谊社。《围城》里写道:“汪家租的黑砖半西式平房是校舍以外本地最好的建筑,跟校舍隔一条溪”,这建筑就是当时的“德志园”,在今看守所下来不远处的分岔口旁,这建筑有一栋还在!《围城》里写道:“水涸的时候,大家都不走木板桥而踏着石子过溪……”这木板桥确实有过,国师时,附近一村民为了方便国师的师生过溪,在现蓝郊村李家院子前的河湾处架了一座木板桥,这座木板桥后来被洪水冲走了。《围城》里写道:“表上刚九点钟,可是校门口大操场上人影都没有……四野里早有零零落落试声的青蛙……”这大操场就是现光明山大礼堂前的大操场。除此之外,《围城》里描写的酒店、书店等到都可以找到它的原型。
评论
上传
你需要登录之后才能回帖    登录 | 注册
不许动!  DJI Mavic 3 Pro认证用户 5-31 08:22 3#
收藏 点赞 评论
分享至:
回复:
上传
取消 评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