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飞机由飞控系统与摄控系统高度集成而成的有机整体,经过无数次的改进与实飞所检验,具有相对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对于新手而言,所谓的“故障”或“问题”一般由于飞手操作不恰当、不正确所引起的。有故障有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故障或问题排解之后要及时小结与反思。这样,不仅降低炸机的风险,减少飞行的成本,还提高了自检的能力,增加爽飞带来的身心愉悦感。下面我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加以阐述。
一、猜想:机身上的数据线需要经常检查吗?
时间:2015年04月03日下午
现象:APP显示不出电池及飞行信息
思考:飞行前一晚飞机从1米高的箱子摔倒在木地板上;几次高级IMU均失败。问题应该在某信号衔接点上。
检查:仔细察看云台与机身连接处的数据线接口
原因:机身上的数据线松脱。(图1:螺丝批所指位置)
启发:经常保持起飞前的检查习惯。
二、猜想:指南针不能校准一定是系统故障吗?
时间:2015年04月17日下午
现象:出现两次不能校准指南针的现象
思考:本次飞行第一次能够爽飞,应该不是硬件故障。第二三次的校准方法正确,但为避免弄飞机,一次在摩托车上隔着背包校准;第二次直接在公路旁边的铁井盖上校准。
检查1:进行IMU基础和高级调参,一切正常。
检查2:室内在布艺沙发上,室外天台隔着30公分的泡沫面均可以进行指南针校准。
原因:在进行指南针校准时,飞机不能靠近铁质性物品,如铁矿,铁块,铁质的钥匙等。(图2:在天台上垫上一定高度泡沫再进行指南针校准)
启发:指南针校准要远离磁性物质(铁质性物品);外出飞行可随身携带橡胶垫(脚踏垫)。
三、猜想:飞机可以作“冲击钻”用吗?
时间:2015年04月18日下午
现象:飞机自动起飞
思考:为检验楼房天台是否顺利让飞机起飞和降落,启动后的飞机在天台上转动,手执遥控器向后退,直到信号消失;机翼旋转超过5分钟。失控后,飞机可能进入自动返航状态。
检查:阅读相关资料
原因:当飞机与遥控器失联后,飞机自动进入返航状态;返航时飞行高度低于“返航高度”时会上升至该高度,然后悬停并自动降落。
图3:天花板上留下机翼的钻孔痕迹;
图4:高度够不着,只能用竹杆取飞机;
图5:被机翼划伤的手指;
图6:被损坏的机翼;
?
图7:“钻孔”事件后清理电机
启发:飞机起飞一定要在空旷无人的开阔地上进行;遥控器是发出指令的“司令部”,飞手要与飞机保持一定的可视可控距离;养成经常阅读说明书习惯,有助于对机器性能的了解、对正确操作的消化及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法。
最后,上传一张我的航拍图(图8:穿越村庄的在建高速公路),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天天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