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翔伞比赛怎么拍?-2016年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拍摄分享
精华 22
发表于2017-2-23
手机看帖
62
7307
2016年中国滑翔伞定点联赛是由中国航空运动协会(ASFC)举办的官方赛事,40多位国内顶尖飞行高手通过洛阳、宁波、黄山三场赛事,角逐国家队入围资格,参加2017年在阿尔巴尼亚举办的滑翔伞世界杯。
我们丘沐定制旅行与影像工作室是中国航协和中体飞行的合作拍摄单位,受邀为比赛提供拍摄服务,并在比赛结束当天出快剪视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几场拍摄的幕后故事和心得体会。
===================================================================
===================================================================
>>滑翔伞定点赛是什么?
滑翔伞在国内是一种小众的运动,它是一种单人软翼可操控的无动力飞行器。定点赛是滑翔伞竞技的一种,又称“精准降落赛”,选手们依次从山顶奔跑起飞,经过3~5分钟的短暂滑翔,降落在山下草坪的5米半径“靶区”内,而“靶心”位置是一块脸盆大小的电子压感器,选手若踩中,则可自动计算出踩点距离靶心的距离,以厘米计分,得分越低成绩越好。
===================================================================
>>拍摄思路
拍摄比赛属于纪实类的,和婚礼拍摄一样,没有NG机会,所以事先向主办方了解活动流程,并采用多机位拍摄,保证关键镜头不遗漏;拍摄时不能对选手产生干扰;着重表现出滑翔伞运动的优雅,和踩点时的激烈较量;最后,还要描写一下举办地的风土人情。
人员安排上,因为此次预算非常有限,我派遣两名地面摄像、一名航拍摄像兼技术指导(就是我了)、一名剪辑。
设备安排上,因为预算的原因没有携带高端拍摄设备。地面拍摄使用两台5D3,配备16-35、24-70、50定、70-200四支镜头,脚架、小滑轨、话筒若干。osmo一台,配备Z轴稳定器,镜头与悟的白蛋通用。还配备了挑杆,以便在不干扰选手的情况下跟拍选手的动作。
时间安排上,首先我们先遣队提前2天左右到达,去市内或周边景区采风,拍摄一些有当地民俗特色的画面。比赛开始前一天,所有拍摄人员到达,早晨拍摄运动员和裁判员从酒店出发,以及开幕式、领导致辞。上午在山顶起飞场拍摄运动员起飞、飞行过程。下午在山下降落场拍摄运动员降落踩点的过程。比赛结束后对部分运动员和裁判进行采访。此外,清晨和傍晚还要拍摄延时摄影。拍摄任务可谓相当繁重。
因为甲方要求当天晚上出片,时间非常紧,所以只能以快剪片的方式来操作。音乐是根据提前想好的基调来选择的,几位摄像师的素材分阶段陆续给剪辑师,以保证剪辑与拍摄可以同步进行。
===================================================================
>>航拍难点
不可否认,航拍只是整个片子中画龙点睛的很小部分,大部分镜头仍然要靠地面设备完成。航拍一个要交代大环境,另一个要表现飞行员在空中飞行的英姿。后者是此次拍摄的难点。
滑翔伞飞行的速度大约在每小时30~40km/h,且始终处于下降轨道内,下降率1.0~1.3m/s。无人机必须同步下降,左手要始终打着下降舵。为了能够游刃有余地跟着滑翔伞,无人机的速度要达到50km/h以上,这已经接近了精灵的最大飞行速度,即使精灵可以跟上,也会因为倾角过大而露出螺旋桨。所以必须使用Inspire1悟。
Inspire1没有精灵4的自动跟随功能,所有机动动作都必须手动完成。而且此次因为预算有限,未配备云台手,由我一人操作悟的全部动作,难度比较大。使用的几种镜头语言有:
1. 跟随镜头。由于滑翔伞的薄薄的形状,正前方和正后方的视觉面积很小,所以跟随镜头多采用侧面。单控的悟和精灵一样,必须打侧舵侧飞来实现这个镜头。高空空旷无物,侧飞镜头缺少前后景的对比,显得平淡。
2. 对冲镜头。对冲镜头是非常有冲击力,但风险也很高的拍摄方式,要充分预估好两者的高度差。同样,因为滑翔伞正前方视觉面积太小,我喜欢采用侧面对冲的方式。
3. 环绕镜头。单控对着一个移动物体环绕需要很复杂的舵量操作,左手打着下降舵和转向舵,右手以“划圈”的方式打舵,并且根据飞机和目标的互相关系要随时微调各个舵量。
===================================================================
>>如何保证安全
一旦无人机和滑翔伞相撞,将是非常严重的事故。运动员若不能及时打开备份伞,将会从几百米高空坠落,后果将是致命的。即使打开了备份伞,运动员很有可能会落在密林深处,不仅可能受伤,救援更是兴师动众。所以我们工作室从一开始就对安全极为重视,主要措施有以下:
1. 与起飞场的裁判员紧密配合,控制好运动员起飞放行的时间间隔,保证了无人机在拍摄一顶滑翔伞时,周边空域不会出现其他滑翔伞。
2. 使用姿态模式,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当我从滑翔伞正前方对其进行跟拍时,飞机处于倒退飞行的姿势。此时若我无意间松杆,GPS模式下飞机会立即“刹车”,而滑翔伞保持向前运动,两者相撞。但是在姿态模式下,即使我松杆,飞机也会因为惯性继续滑行,逐渐缩小与滑翔伞的距离,我有充分的时间重新推杆让飞机与滑翔伞保持距离。
3. 使用外接监视屏。手机或平板因为解码能力有限,图传画面总有延迟和卡顿,而外接监视屏会大大改善卡顿的现场,画面丝般顺滑,让我可以沉浸在图传画面中,仿佛亲自驾驶飞机一般,对于走线的准确性和镜头的顺滑程度的控制大大增强。
4. 关注电池电量。从山顶起飞,飞机处于“出航下降,返航上升”的状态,返航阶段消耗的电量要大于出航阶段,所以要特别留意电量,防止飞不回来的情况发生。
===================================================================
>>OSMO使用体验
OSMO是这次唯一的地面电子稳定器拍摄设备。镜头使用了Inspire1的白蛋,为了适应快速奔跑的场景,我还特意加装了Z轴稳定器。这个熊猫配色、摇头晃脑的“电子鸡头”不仅在现场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和关注,而且使用效果也不错。
为了拍摄有冲击力的画面,需要贴地移动拍摄。在狭小的比赛场地内使用滑轨或车辆是不可能的,会影响选手比赛。这时候osmo就成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把osmo连在挑杆上,举着它奔跑就可获得任意高度的视角,且不会距离选手过近。Z轴稳定器能滤除很大一部分上下晃动,获得类似滑轨的效果。
稍有不足的是,Z轴稳定器需要一个快节奏的步伐,如果脚步与稳定器的自振频率相近,反而会放大晃动。另外,使用挑杆后无法摸到手柄,无法用小摇杆控制镜头的运动。建议大疆可以出一个从手柄延伸出去挑杆,不仅方便控制,还能减轻重量。此外,白蛋的成像质量有欠缺,与单反画面放在一起差距很大。下次可以考虑用osmo pro(好重!举不动!)。
===================================================================
洛阳站视频:
最后感谢中国航协领导和中体飞行(北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还有这三场比赛的承办方:洛阳万安山滑翔伞基地、宁波慈溪伏龙山滑翔伞基地和黄山宏村滑翔伞基地。不仅举办了三场成功的赛事,也为我们摄制组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我们的队员也是棒棒的!
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掌帆我也是滑翔伞飞行员。自己在天上飞要比玩无人机爽多了!那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小脑前庭的多方位感受。相比之下无人机的第一视角画面颇为平淡。
来几张自己玩滑翔伞的照片。我周末还会组织上海周边滑翔伞主题的短途旅行,欢迎大家和我一起玩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