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抓紧来凑热闹,回首2018,挥手2019。
看了社区其他朋友的回顾,甚是羡慕。绝美的画面、罕见的风貌,让人不出门就能看遍世界。
而留给我2018能发出来的记忆,大概就是这些与爱有关的画面。
使用设备
Inspire2/Mavic2 Zoom/Phantom4 Pro
进组间歇回家休息的时候,会与经常合作的千树映画搞搞婚礼记录。
相信很多朋友买了航拍器,第一次收入就是从拍婚礼进账的,我也不例外。
后来不满足于只是去做婚礼,总觉得只做婚礼有些对不起飞上天的心绪。
做了很多项目后,用广告、纪录片的拍法再来拍婚礼,又有了很多新体会。
作为服务方,很少有机会能把航拍素材单独做成若干集锦。
目前很多项目没有播出,素材归属也不是自己的。
到头来发现,似乎只有陪伴家人出游、闲时拍摄的婚礼影像成了自己为数不多的自由创作。

绝大多数的记录,来自这座三线“大”城。
一条主干道,城区边缘若干居住区。晚上亮化较差。
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获得好画面,着实要费一番心思。
婚礼日,很少有人准备的万无一失。摄影师有时要面对错乱的流程。
与电影广告不同,绝大部分项目是可以重复调度,直到完成预设的效果;风光记录,这次没拍到,或许下次更出彩。
而航拍在婚礼日的特点之一是,你几乎没有复拍的机会。
车队在你面前呼啸而过,新人忙乱中交换了戒指。漏拍了哪个环节都让人头疼。

城市街道条件有限,稍稍拉开一些景别,无关信息就入画。
为此,做完保底镜头后,我会选择用中长焦段拍摄。

条件允许的时候,做一些广告拍摄中常用的近距离特写,还是可以拉开片子效果的。
毕竟飞高飞远大家都能做到,近距离的拍摄就各有千秋了。

选择焦段时,我更倾向等效50mm的镜头,能让我尽可能避开外多余的信息。

拍摄场布,按照纪录片的套路,远中近不同景别都拍到,场景画面有进入有离去,会让你的镜头更好用。

很有意思的是,婚礼接亲的时间,往往是一天中光线极佳的时段之一。
空镜的拍摄很考验摄影师的基本功。
Mavic2 Zoom,直出的色彩很是够用。

车队的拍摄让人很头疼。
大环境里,稀疏的婚车队伍常被淹没于车流当中。
司机也不是职业选手,对拍摄的配合极其有限。
广角拍到几个角度,迅速换为长焦提升质感。

发现式镜头是表达进入场景镜头的基本功之一。
想拍好、拍完整一个场景,摄影师要尽可能的利用周围的环境做前景。

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有效的表达进入/离去当前场景。
飞一个轨迹的时候,我们也要知道这条镜头会被怎么使用。
航拍仅仅是婚礼影像的一小部分,航拍摄影一定要与地拍影像团队沟通镜头需求,会让拍摄事半功倍,也会让成片更加出彩。
集锦中绝大部分场次的地拍团队为-千树映画。

好的婚礼影像,镜头也是要讲究“成组”。景别变化,运动的接续,很要求设计。
这时你的航拍,更需要配合地拍,为整个成片提供转场、视角补充、引出场景等功能性镜头。
此5图,成组的表现了新郎出门到上车,再到车队出发的环节。
与靠谱的影像团队一起合作,会让你的作品更加出彩。这也是设计剪辑的基本功。

拍摄礼花,原则上,不被礼花弹直接命中,飞行器就不会出问题。
靠近炸点,在烟花绽放的直径内快速穿行,往往会得到极有冲击力的画面。

如果地拍团队硬件、软件都过硬,为他们提供一下ProRes,会给他们更多惊喜。
以上画面均为婚礼日当日拍摄素材。空镜、现场纪录,素材量很大,成片比大概1/3。
以前觉得婚礼好弄啊,飞起来动一动就拍到了。
实际上想把婚礼拍讲究了,拍板正的,还是挺费功夫的。
提前研究路线,选好起飞点,数着电压拍镜头……
这一切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最优的判断。
能拍到,拍稳,拍美实属不易。
如果把航拍摄影师做的项目比作升级打怪,那么
“婚礼-纪录片-电视剧-广告-电影”
这样的升级路线,会不会更有意思呢?
有理想总归不是坏事儿,祝各位朋友新的一年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