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绚烂的焰火与苦逼的摄影。
即便强大如Cendence+定向天线,拍摄中也多次出现失控。
悟2飞行轨迹和焰火重叠的时候,无法目视观测飞行轨迹,全凭FPV。
观测焰火炸点高度后,参考固定的高度飞航线可以保障设备安全。

地拍导演定机位中……
连拍带剪辑,压力很大。
之前有4年的电视编导经验,虽然已转战电影、广告的拍摄,但老本行还是在的。
2015年,最早一批悟1做航拍直播时候,就在定制详细的计划。
https://bbs.dji.com/thread-7924-1-1.html
实际拍摄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计划的往往都难以全部完成,不计划现场抓拍更难以得到好素材了。
这次拍摄,现场有很多无人机同时起飞,严重影响拍摄机的图传信号。
为了减少观众的影响,我们与场地方协调了一处屋顶作为起飞点。
屋顶的好处就是,视野开阔,而且起飞点的相对高度会比在地面更高(限制区内,站的越高,飞的越高),能大概率减少碰撞的事故。
2019/02/19,今年的元宵节。
提前几天接到拍摄订单,需要做航拍方面的技术支持。活动从4点开始,晚上8点结束。
要针对舞台表演、焰火燃放、观众车流做不同的拍摄方案。
和地面大导演简单对接后,结合地图,先来了一圈“纸上谈兵”。

多机位同步,你需要提前做好方案。现场可供调用的有3台设备。
保留机动性最强的悟2,中近景穿越烟花。
B机、C机保证远景到中景的运动,保证发现式镜头的拍摄,为后期剪辑提供空间。

什么活动,都有威风锣鼓队的大爷大妈们激情四射的演出。

在现场无法布置摇臂时,航拍提供了更多视角,为剪辑提供更多角度。

看花的人……

散场后的大堵车
可谓“看花二十分,堵车两小时”

移动小队的电瓶车,本计划用于转场拍摄。最后因为观众太密集,只好放弃改为步行。

低空平视,模拟飞猫。航拍可以为这次活动提供更多带关系的视角,便于和地面机位衔接。
多机位拍摄,让每个摄影都节约了电池和时间。掌控好拍摄区域,减少大范围长距离的移动,也能提高拍摄效率。

考虑到后期剪辑会做变速,发现式镜头的落幅也变得更加重要。

常规的保底镜头,拍到后即可自由发挥。

16年元宵拍摄的小片,焰火规模远不如这次的大。这种低空平移的视角,也成为了本次拍摄的参考。
今年现场环境复杂,场地布置并没有给航拍器预留图中的空间。
摄影师自己做出了判断,实现了类似的画面效果。

为了景别有所区分,B、C机主要负责外围多角度的全景捕捉。

A机悟2,负责做一些近距离的冲击力画面。
一些焰火的爆炸半径可达20米以上,飞行器有充足的空间从焰火范围内穿梭。

焰火表演用的礼花弹与世面销售的不同,通常为电子点火。飞行器一般不被直接命中,距离焰火炸点5米外,还是比较安全的。也能拍摄出一些“穿越”感的镜头。
一般世面上能买到的,不直接击中飞行器,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影响。
这个我会在《航拍中国》第二季的分享中,再次提到烟花的拍摄。

如果拍摄焰火,ISO可控制400,毕竟爆炸的瞬间,亮度是很充足的。
拍摄前提前与主办方沟通,确认焰火炸点高度,燃放的类型和次序。
有助于做好规划。
当然,主办方一般会夸大宣传,比如这次焰火燃放号称40分钟,实际不到20分钟便草草收场。悟2连两组电池都没飞完。

通过奥维地图,我们可以查询到实景,并通过3D模式,一定程度实现航拍视角、高度、运动轨迹的推演。

考虑到现场有交通管制,移动较为困难,无法开车。
对于B、C机的站位和拍摄范围,我提前做出了起飞点的选择。供航拍摄影参考。
每个人飞行习惯不同,很多时候我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和保底镜头。更多的还是交给摄影发挥创意。
下午航拍机位的部分轨迹预演,简单对烟花高度留白。通过预演的镜头,导演可以大致了解拍摄效果。
这次拍摄中存在很多干扰因素,计划和实际总会有出入,设计的很多,没能实现的也很多。
或许这就是拍摄的“缺憾”感。
轨迹预演只是参考,带着想象中的“烟花”预拍摄,也是每位从业者的基本功。
不论你提供对方案怎样,最终按下快门拍摄的,是每一位摄影师,摄影师的功力非常重要。
参与拍摄的各位航拍摄影师根据实际情况,对轨迹作出了调整。让这次拍摄得以顺利结束。
航拍只是活动拍摄的一小环节,地面+剪辑压力更大。也是他们得以让片子呈现在大家面前。
也让我们每位拍摄者有机会用作品,对所有观众说一声“元宵快乐”。

航拍摄影师,搞过院线电影,邪不压正、心理罪、勇敢的心、航拍中国第二季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