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6月至今点点滴滴的时间 地点:兰州(雾霾?没有雾霾都不习惯呼吸了!) 飞机型号:Phantom 3 Professional 相机参数:4K 4096×2016 25拍摄,转1920×1080 25制作;原格式素材备份留存。
自入手精灵3几个月以来,在摸索中尝试、在忐忑中前行。由于工作原因,能有足够的时间出去任性的飞一次,对我来说似乎是一种奢望。于是,只能利用下班后和难得周末零零碎碎的时间,出去小飞一下。一直想剪一部属于自己的航拍片,但无奈点滴积累的素材不能足够支撑一部作品。经过一些时间的积累,现在终于有了这部【昼复夜兮·城】 先放出来,以供各位飞友垂阅!
拙作【昼复夜兮·城】,是利用业余时间、甚至可以说是“叼空”(俗语:抽空的意思,情感表达上是更加难得有空之意 )拍摄而来的。所以,每一次出去的航拍机会,我都倍加珍惜。如何能提高效率、提高拍摄质量,在宝贵的时间里,拍到自己想要的镜头呢?通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在点滴记录中去感悟到一些航拍的真谛。现在,就把自己的几点心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构思】 其实,构思一部作品和修一栋大楼,道理是一样的。首先,你得有一张蓝图,才能依照这张蓝图一步一步的施工下去。所以,在航拍之前,我们最好能首先构思一下自己最终想要怎样的成片。而先于航拍付诸实施之前就有的思想蓝图,就是一种逆向思维。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拍摄→剪辑→配乐→成片”是航拍正常流程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就需要将这个流程颠倒过来,在大脑中逆向构思,这样才能最终得到一部我们想要的作品。 【不妨先选音乐】 在构思成片之前,不妨点开一堆音乐,一首一首的去听。在聆听中去感受、去幻想、去构思每一个画面。有的音乐紧张、节奏感强,有的则舒缓、沁人心脾;根据不同的音乐去构思,可以很容易的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镜头:是快推快摇、还是慢拉缓转……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后期剪辑的时候,由于你提前设想并达成的镜头,很容易搭上选定音乐的节奏,最终声画合一后会让人看着很舒服。 具体来说我的这部片子。在做片子前,我就一直在构思,将来的成片我想剪辑成节奏快一点的,可能会用到很多的递进剪辑、穿插剪辑、变速剪辑,这就需要素材有足够的长度才能便于剪辑。于是,在航拍的时候,我会下意识让精灵3多飞一点距离、或者多转动一些。 【多看多学】 不论什么大师,经验和能力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航拍也是一样。刚拿到精灵3的时候,在兴奋之余却有点恍惚:脑子似乎有点想法,但屡试却“飞”不达意。想起刚学拍新闻的时候,要去采访一个会议,要命啊!会议啊,会议怎么拍?就一堆人坐着说话,能拍出花儿来?当时带我的师傅说,“没事别怕,很简单,你不会拍也会抄吧?去,回去看《新闻联播》去……”于是,我真的坚持收看《新闻联播》,嘿,还真发现拍会议也是有门道的。我用个本,把每个会议从第一个镜头,再到最后一个镜头,都一一的记录下来;然后再模仿这些镜头拍自己的工作任务,再然后就顺利拿到稿费了…… 什么?你说这就是山寨!好吧,那我承认这就是山寨吧。不过,辩证的看“山寨”,这未尝不是一种学习的手段。你看,当我茫然航拍该怎么拍的时候,我又拿起了“小黑本”。没错,就是抄各种大师作品的“小黑本”。 这里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先看看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CHINA FROM ABOVE》(直译为《鸟瞰中国》)中的一个镜头 其实在我的片子中,有好几个地方都是想模仿这个镜头的,但却完成的都不理想,最终舍弃了。由此,也就引出了下一条: 【多练、多练、多练】 这一条的标题虽然只有短短六个字,但却是“博大精深”,而且它还满足了“重要的事要说三遍”的法则。前面谈到要多看别人的作品、多学习。一个笨办法、也是一个好办法:当我们不会拍的时候,哪怕仿照别人的作品,一段一段的去“抄”也好。但是,光拿“小黑本”抄也是不行得,我们还得勤练!看我学习人家《鸟瞰中国》的镜头失败,就是缺乏练习的结果。 其实,也不必非得每次要到风景如画的地方去航拍。要练习,有一块合适的空地就够了。立一块砖,可以练习环绕;骑行的自行车,可以将其想象为一辆酷炫的跑车,再用精力3去跟…… 看这部片子中,好多不忍细看的地方,也深刻认识到自己还练的远远不够。航拍,还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呃,顺便还要吐槽一下:对于精力3的单控而言,有些镜头操控还真是不如飞手、云台手分开的双控方便。还有,说好的地面站、热点环绕、跟随等辅助模式,能快点出么? 【制定脚本】 一部电影,首先肯定会有一个剧本;其实我们的航拍片,也应该有个脚本。像前面说的,在付诸航拍的实际行动之前,我们得需要脑力风暴一下,构思最终想要怎样的成片。当我们构思好之后,最好能将这些记录下来。毕竟,人脑不是电脑,白纸黑字的记下来能更直观一些,也能一步一步的提醒我们该怎么拍、该拍什么了。对于制定脚本的话题,很多大师在社区中都已提及了。这里我就再不班门弄斧了,在此就放上自己常用的脚本范本,希望能方便广大飞友使用: 【拍摄地勘察】 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我来说。因为拍摄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而合适拍摄的光线会根据时间的变化转瞬即逝。所以,当我们去拍摄的时候,最好先做足功课,包括: A、天气预报 这部作品的主题是“昼复夜”,是想拍城市白天和夜晚交替的画面,尤其是日出和日落光线下的镜头;所以拍摄前,我会打开“墨迹天气”,查一下当天的天气预报,以及日出和日落的点,以计算好自己的出行时间。另外,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出去正飞遇上阵雨怎么办?这时,我还会查看一下云图: B.路线勘察 对于那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朋友们,这一条你们就可以略过了。而对于专门带着计划去航拍的飞友们,路线勘察也是重要的。做好路线勘察,才能让我们少走冤枉路。说个具体的吧:这部作品中,一开始我们看到的山顶白塔寺的镜头,然后转到仿古建筑群的镜头;当时我的设想是,这两个地方都在一起挨着,趁着刚日出的光线比较和煦,去拍山顶的白塔。然后沿另一边的下山路一路走到仿古建筑群这边。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边的下山路和那边的建筑群之间,是有围墙隔着的……于是,我又原路返回,从来时上山路下去,再走到建筑群那边。当来到下一个预定拍摄地点后,不仅耗费了体力,更是错过了良好光线的时间。此时的太阳已经在半空中了,本来就有雾霾,光线已经不那么柔和了。 从这点上就证明了路线勘察的重要。 C.其他勘察。 这“其他勘察”么,就是要查看拍摄场地周边的情况。比如周围有没有什么敏感地区、四周有没有高压电线信号塔之类等等。这些社区中有很多朋友都提过了,就不一一叙述了。 【饱和拍摄】 为了后期剪辑的方便,最好我们能对某一个拍摄对象进行“饱和拍摄”。“饱和拍摄”名字是我自己起的,不知道合不合适,其意思呢就是:对这个拍摄对象,用拉升、俯拍、环绕、掠过、横移等等的手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拍摄。虽说之前我已经定制了拍摄脚本,思考过某一个物体将要使用的景别,但是,那毕竟是构思出来的,万一在后期制作的时候用着不合适呢?所以,这种“饱和式”的拍摄,可以在后期编辑上有更多选择的余地。这么多镜头,即使这次用不到,也难说以后不会用到嘛! 【航拍助手】 自拥有精灵3进行航拍以来,大约150来次起降了吧。在这些飞行中,绝大多数都是爱人陪着一起去的。虽说精灵3是单控,但有了爱人这个航拍助手,还是让我的飞行省了不少心。比如:专心飞的时候,她可以帮我回答围观群众的问这问那;帮我照看其他附件、拆装机器;甚至在抬头盯着飞行器时,协助我走路等等。还有在掠过和抵近某些拍摄对象时,她可以帮我目测高度,以免撞上去。这部作品中两次惊险掠过镜头,也就是在爱人帮助下完成的: 还有就是在我双手操控遥控器的时候,手指实在用不过来了,她还能帮我拨一下镜头仰俯角的滚轮,以完成一些“高难度”的镜头。不过这个确实比较考验配合,需要不断的磨合和练习 【注意小细节】 通过每次的航拍,我还总结到一些小的细节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比如: 1、起幅落幅的问题;不光是航拍,在所有视频的拍摄中,一般都要留有起幅落幅的余地。通俗说就是,当你在拍摄一个动态画面的时候,开始时你要停留3~5秒钟时间,然后再进行推拉摇移的动作,最后你还得再停留住3~5秒钟。这停留的时间就是起幅和落幅,这样做可以方便后期剪辑时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所以,当我们航拍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做动作,当飞行器到达指定位置并按下拍摄键后,稍微等等然后再做动作;完成动作后,也不要急得关闭拍摄,还是稍等后再关。 2、遮光罩的问题;看到很多飞友说,给监控设备加装遮光罩不利于散热,导致APP闪退影响操控安全等等;不过我觉得遮光罩还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大白天、日光下,看不清屏幕万一撞上电线、树枝什么的,岂不是更加危险?还有就是会妨碍我们观察曝光,比如片中“金城关”的几个镜头,当时我撒懒了没装遮光罩,然后看着画面太亮了,就手动减了几档曝光。回家在电脑里一看,唉,减的过了,很多地方都暗的没细节。只能在后期中进行调节,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在这里,还有一个给监控设备降温的办法,也给大家推荐一下: 用这个吧,稍微能顶点用;要么就是动手能力强的,给平板手机弄个风扇的散热器吧,只要你不嫌麻烦、不嫌重,哈哈! 3、保护圈的问题;一开始飞的时候,因为不熟悉精灵3的脾气,为了安全起见,每次飞都要安装保护圈。但是经过我的观察,发现安装保护圈后,多多少少会影响它的滞空时间(废话,重量总归是增加了么),对于宝贵的电量,也许这一点点重量的增加,都会让我们少拍一个镜头。另外,在安装保护圈前提下空中遇到气流,精灵3摇摆的幅度会增大一些,估计是保护圈有些扰流,而“小3”又在努力的保持稳定,所以会比平时摆幅更大一点。基于这些,在慢慢熟悉了“小3”的性能后,我已经基本不用保护圈了,这也是对大疆产品的信任。当然,在一些狭小空间,或者有很多干扰物的地方,我还是会老老实实的装上保护圈。可能有朋友说装上拆下好麻烦的,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带快插扣。 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就不说怎么买了,想买的朋友你一定能找到。  【不要轻易舍弃素材】 这个嘛,也是长久以来总结的经验。包括航拍在内的所有拍摄工作,平时可能会积累很多素材。有时当下回看素材,觉得不够理想,为了保证不占空间就会随手删去。但是,你删去的或许事经过后期处理还能用的,对于航拍这么宝贵的素材,这样就太浪费了。比这个镜头: 回看的时候,因为转镜头不够稳、有时快时慢的现象。当时我就差点想删了,可回来编辑的时候发现——还能用 我的经验是,除非你是一次长途旅行,否则精灵3自带的卡完全够用了,拍好的所有素材尽量不要删去,而是把它留存下来。 【推荐】 写了这么多,最后再推荐大家一部好的片子,就是前面提到的《鸟瞰中国》;这部分上、下集的纪录片中,基本涵盖了所有航拍可能用到的手法,非常值得大家借鉴学习,大家有空都看看吧! 以上便是【昼复夜兮·城】这部作品拍摄和制作的一些心得。受到之前所写《为剪辑4K素材烦恼?代理模式帮你忙!》一文,被推选首页和荣登“每周精选”的鼓舞,现将这些心得拿出来再和大家分享。当然并不是多么好的范本,也写凌乱没有章法,这只是希望能以该作品做前车之鉴,写下自己总结的经验教训,以期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也祝愿和所有飞友能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