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摄自然风光时,比起相机和手机,无人机航拍具有视野更广阔、空间更宏大的优势。
通常,俯视镜头的画面更加扁平,而倾斜的云台角度更彰显立体感。
即便是相近的的拍摄方式,借助水面的反射,画面氛围和空间张力也会不同。那么,当你想要拍出 更有层次、空间感强的照片时,下面这 6 个小技巧,不妨一试。
01 寻找前后景
根据拍摄对象离镜头的远近,我们可以将画面空间分为:前景、主体、后景三种层次关系。
顾名思义,前景是镜头到主体之间的元素,而后景是位于主体后面的人或景物。
画面中的前、后景,能够自然形成层次感,带领观众的视线由近及远,贯穿整个画面。
我们可以利用前景遮挡部分主体,让观众更容易看出前后关系,从而使画面层次变得清晰。
另一方面,后景可以丰富画面层次,增加镜头的空间深度。
02 视觉汇聚线
在构图技巧中,我们会用画面中的线条元素,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而想要塑造画面的空间感,同样可以利用引导线。
当画面中的线条,往远方延伸汇聚,就能够增加画面纵深,也就是所说的空间感。
除了河流、马路、桥梁等元素外,一些平常不起眼的线条元素,例如慢门曝光的拉丝海景、拉长的影子,也能产生视线汇聚的作用。
03 发现空气感
在透视关系中,不仅有着近大远小,而且近处物体相比远处会更清晰。 对于单反相机而言,配合大光圈和手动对焦,就能做到模糊后景的效果。
由于航拍拍摄的景别都较远,因此往往无法像传统摄影一样,通过光圈和改变焦点产生模糊效果。这时,就是“靠天出片”的时候了。
利用晨雾、云海、甚至城市雾霾,给画面增加一层朦胧的“空气感”,产生虚实相生的意境,引起无限联想。
04 色彩对比
除了利用前后景来制造层次区分之外,运用颜色关系,同样能够达到类似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暖色给人的距离感更近,冷色则让人感觉距离更远,因此前后景分别采用暖冷色调,就能够加强画面的纵深感。
颜色深浅,也会影响画面的空间,浅色给人视觉感受更近,相反深色则更远。
借助深浅对比,也能构建强烈的纵深空间。
05 竖拍构图
即使是同样一张风光照片,如果分别采用横构图和竖构图,你会发现竖构图的空间感更强。
这是因为,在竖构图画面中,景物由近及远的关系更强烈,同时细节也更加明确。 * 除了“御”Pro 支持竖向拍摄外,其他飞行器可以通过【全景功能】 – 【竖拍全景】模式,来实现竖构图的拍摄。
06 “盗梦空间”
除了前期拍摄的影响因素,你更能通过后期制作,加强画面的空间感。
这种如同“盗梦空间”般的特效,通过将三维空间卷曲翻折,产生迷离科幻的视觉效果。
在 2018 天空之城年度航拍大赛中,获得建筑类作品一等奖的 Panvelvet,灵感来自《盗梦空间》和《奇异博士》,他通过 43 张前期素材合成,把香港打造成了趣味十足的魔幻世界。
但即便是经过后期制作的作品,原素材也同样具备上面提及的要点。 掌握了这些技巧,要拍出更具空间感的照片,就更轻而易举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