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短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继续往下看小编的拍摄分享啦!
首先,我们去那里的时候大约是在冬季,所以很多保暖的工作需要提前准备啦!最重要的是防止到那里不要生病!不要生病!不要生病!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根据以往的经验,到那里之后会又冷又饿又痛苦,即便是这样,还是喜欢往那里跑。冷自然是温度低造成的,饿呢是因为我自己到达高原地区一定会有高原反应,解决办法就是前三天少吃饭,多喝温水!熬过前三天,过了这个坎就会舒服一点了。但是有人也是不会有高原反应的,所以很多情况都是因人而异的。
运输篇
我们带的东西比较多,如果是靠航班托运一定会超重的,所以我们就把一些准备好的东西提前寄过去了,这样我们出发当天会稍微轻松一些,也可以避免机场丢东西的情况。
电池的运输是最大的问题,我觉得简单粗暴一点。
建议大家有计划的外出拍摄,提前把电池也寄到拍摄地点,以陆运的方式提前把大量的电池提前寄到拍摄地点。但是每块电池最好单独包装,再拿电池箱或者是用派力肯的三防箱子装起来再托运。 这是派力肯的一款中型箱子,原来是装phantom 3使用的,但是也可以临时改成运输箱使用。
电池篇
DJIinspire 1的正常使用温度是-10° 至 40° C,我们去到海螺沟要有-10°至-20°,不在正常的范围内,所以就需要我们提前做一些电池保温的工作。之前先学习了DJI studio的电池保温的帖子,用电池保温海绵,也想学习这样做。但是由于缺乏所需物料,最终还是用自己的方法保温。
买了电解质的暖宝宝,白天充电一次,在密封的条件下可以保温6个小时。就是这样,我们把所有电池和暖宝宝都放在派力肯的电池箱里面,使得电池使用温度达到25度以上,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别以为这样就可以完全解决了,no no no,phantom4 可以基本解决问题。但这次飞行的环境非常极端,达到零下20°(说明书推荐使用温度是-10°~40°),Inspire 1电池仓有三面都裸露在外,即使电池本身在工作时会产生一些热量,但在极度低温条件下散热很快,无法维持电池正常飞行所需要的工作温度,满电情况下飞行时间也只有4~7分钟,所以飞机端也需要做些小小改动哦。
我们在四川高原地区临时买了这种暖宝宝,把它放在电池箱里,可以很好的给电池保温,之前也有攻略帖说可以放在汽车的暖风口,但是经过实际操作证明,室外零下15°的情况在车里需要20分钟才能把电池暖热,并且很快就散热了。
飞行篇
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飞不比正常海平面的地方飞,会出现一些掉高的情况。所以在控制飞机的时候油门越是要小心,建议先飞起来 2米~4米之间测试一下,感受一下推油门的行程量是否跟自己之前正常飞一样的手感。如果没有特别明显的掉高问题,再尝试飞高飞远一些,测试一下正常的飞行时间, phantom 4 在海拔4200米地
方表现出色,电池效率达到70%,飞行时间大约在18分钟左右
配件篇
卡包
出发之前特意买了装mini SD card 的卡包,因为之前每次拍摄都是使用一些小的密封袋或者是盒子来装,但还是阻止不了丢失的命运,这个也是看到DJI studio的攻略学习到的,真的很管用,后来一直使用,再也没有丢过卡,不过为了方便不认错,可以用水笔在卡上面标数字。这样几号用过,几号没用过也完全不用担心用错卡,误删除素材的烦恼了!还有很多组合可以选购,例如CF、SD、micro SD卡等。 冬季航模手套
因为零下15°实在是太冷,甚至冷到手指完全没有知觉,只能让大拇指保持一个倾斜角让飞机往下降落,所以这次我也是从DJI 上海代理商那里得到一个友情赞助,非常贴心! 药箱
作为一个软妹子,外出的时候一定不能生病,所以要提前备上各种感冒药和保温的东西。
更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预热器也是很多用的,只要提前15分钟开始给电池加热,然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当然这会损耗一些电量,总体来讲实际价值大于损耗。
沿途走过的路 此贴内容供大家参考,请多多指教!小编只想告诉大家,不管是去哪里,在路上都一切要小心,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安全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