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云瞳空中影像工作室参与教学、录制的第二届中国无人机大赛教程视频正式亮相,已第一时间登录大赛官网、搜狐新闻,搜狐汽车等相关媒体。同时,也是iSky studio云瞳工作室首次从幕后走向台前。作为首次参与教学短片录制的我来说,虽谈不上有啥录制经验,多么高超的航拍技术,但总结的几点航拍技巧对于新手来说还是比较实用的。下面,我以文字形式将视频提到的几个要点再敲一遍,希望可以帮助到刚入门的航拍新手们~So,请老鸟略过,新手驻足,哈哈~
http://auto.sohu.com/20161026/n471373625.shtml
Q1. 无人机启动前注意要点 :
1. 桨叶拧紧 2. 云台去除卡扣 3. 检查GPS搜星数是否达到10颗以上 4. 指南针校准 5. 检查附近信道干扰情况 6. 设置返航高度,高于所在区域最高建筑物高度 7. 检查低电量95%以上及低电量预警30%
Q2. 无人机拍摄/视频参数设置:
视频尺寸(机型最高尺寸,例如精灵4的4K,30帧),色彩模式(D-Log)
Q3. 起飞降落环境应该避免哪些?
尽量选择开阔地,一是视距效果好,二是便于起降,三是干扰少,并不是说不相信技术,而是考虑安全。前两点都还好,比较好辨别确认,第三点是最主要的要是最重要的。因为电子信号,磁场干扰会出现很多突发状况,比如图传画面不稳定出现卡顿延迟,GPS丢失改为姿态模式,更严重的就是6个字:飞行器未连接。
钢筋混凝土,电子信号这些是干扰信号罪魁祸首,所以要避免楼宇之间,电视塔,工业区,重点是一定不要在桥上。
Q4. 如何在寒冷条件进行航拍?
首先要了解任何电子设备在寒冷条件下的使用状况跟常温下都是不同的,比如手机在寒冷条件下掉电速度会很快,无人机也同样。所以,在正常可飞行15-20分钟的情况下,在寒冷条件里打个6-7折吧 做好充足的预热工作,原地空转一分钟,道理和冬天热车一样 除了飞行器电量外,还要多多关注显示屏,也就是ipad和遥控器的电量,尽量充满电再飞行,以免发生关机的状况
移动充电宝随身携带.......
Q5. 在飞行途中,如遇监视器没电怎么办?
此时切记不要慌张,冷静处理。监视器只是起到监视飞行画面和设置参数的作用,对实际飞行起不到控制作用。一旦监视器黑屏没电,无论无人机电量多少,立即返航。遥控器上有一键返航的按钮,直接将无人机叫回。无人机一键返航首先会拉升到返航高度再返回,所以这就是开始提到为什么要设置返航高度的要点,如果返航高度不够高,一旦遇建筑物后果可想而知。直到听到无人机桨叶声可以目测到无人机时,这时候根据你所处的降落环境选择是否继续一键返航或取消改为手动返航。
Q6. 刮风天如何进行航拍?
这点是在视频中没有提到的,我觉得有必要重点说一下: 4级以上风力建议最好不要拍摄。但如果遇到特别想拍摄的主体或镜头的话,那首先要了解所处环境风力:小树枝大幅摆动时说明风力超过4级,如人在行走中感到风带来的阻力,那就说明风力达到5级。我之前在长滩岛航拍,几乎天天是4,5级大风,挂的椰子树都晃悠。刮风天,我建议不管操控水平多高,也不要尝试手动姿态模式,一定要用GPS模式飞,这是前提。二是保持充足的电量,逆风飞行很费电,三是环境一定要空旷,起飞降落这两个平时看来不复杂的动作变得最危险,四是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就是飞出去可以逆风,但是飞回来尽量顺风,因为我是习惯预警才返航,所以如果逆风返航,耗电量加大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Q7. 新手拍摄素材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果操作水平达不到熟练水准,就一定要使用P档(GPS定位模式),不要尝试姿态模式,因为飞起来的高度会受风的影响,吹的无人机到处跑,也就是漂移,那画面可想而知,绝好不了...... 飞行过程中尽量飞直线,与其说直线倒不如说要让镜头保持专注,不要左顾右盼,想必山河湖海这种参照物,可能飞1分钟在画面上感觉跟没动一样,这就要求后期的时候一定要提速,一旦提速,镜头如果摆动,那画面效果就会在哆嗦,很不舒服。 飞行速度一定要慢,切不要全油门飞行,如遇障碍物将因惯性导致漂移失控,而且速度过快也会将桨叶拍进镜头导致穿帮。 一个好的镜头,不要奢求能一次成功,可能需要反复飞进行拍摄,那在飞回的时候,也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电量,不要白飞一趟,尽量多取材。
更多航拍技巧及攻略可添加“云瞳”公众号,菜单 <看么> --- <所有图文> --- <学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