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最开始玩无人机的时候,我想往往最觉得受不了的不是操控难度,不是成像的画质,而是……嫌电池续航时间太短~现在大多数民用的无人机里续航时间大多数在25分钟左右,而有些机型甚至仅有15~20分钟。
虽然从数字表面上看似乎时间其实也不算短了,可要知道这通常是在官方标准环境里测试出来的续航时间,而实际飞行的时候往往还要受温度、风力大小、操作熟练程度、返航预留时间等等影响,在天上的续航时间还会再打个折扣,所以,当我们每次真正飞行的时候,续航时间还真是个逃避不了的话题~
下面我就以我的一经历谈谈我的飞行实操作过程。
我所在的城市——广西南宁在这一天上午下了整整一个半天的倾盆大雨,待到下午,我在自家阳台(31楼)望出去突然发现整个城市上空笼罩着一层迷雾,而迷雾之下,被暴雨洗刷后的整个城市则通透无比,能见度堪比藏区高原,于是,赶紧叫上我的工作室小伙伴一起带上无人机窜到33楼天台。
到了楼顶以后,发现风并不算太大,完全满足正常放飞无人机的条件。
我使用的无人机型号是Phantom 4 Pro,这款无人机我个人最满意的是其画质,1寸大底拍摄出来的图片层次丰富,宽容度也较之前精灵的其他型号要好很多,另外就是其可以使用新款高容电池,续航时间也达到了理论上的30分钟,所以用它来进行航拍至少从目前来说是相当不错的了。
起飞前,我个人其实并不知道在这样的天气下飞行究竟可以拍摄到什么,但是当无人机升空后,我看到遥控器上面的监视画面的时候真是惊呆了……我居然第一次“驾驶”无人机在我工作生活的城市穿云了……看了一下数据,飞行高度350米,若加上我所在楼栋约120米的高度,实际飞行距离地面约470米。
我此次总共带了三块新款高容电池,理论上可以有90分钟的飞行时间,实际在空中的飞行拍摄时间也应该会有至少60分钟,无人机上面的存储卡有64G空间。
我所在的楼层基本属于本地比较高的了,待无人机飞到350米以后其实周围已经没有其他任何建筑物或其他物件可以阻挡的了,于是我关闭避障功能,大胆开飞。因为350米高度已经在云层之上,因此我也没有开启“运动飞行”模式,以保证飞行过程一路都可以保证画面的平稳。
我首先规划了准备拍摄的范围,因为考虑到暴雨随时还会继续下来,所以,飞行距离没有太远,最远距离也就在3km左右,毕竟这个咱不是玩“拉力”,拍摄到想要的美好画面才是我的首要任务。
视频的拍摄首先就是在飞行的途中进行,例如我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本地的“地王”大厦,此处也是CBD核心区域,目前本地最高的大楼就在此处。在确定该地王大厦就在正前方画面的时候开始拍摄,努力保持画面平稳,后期处理成移动变焦的画面特效形式,使得整个场景犹如电影大片的感觉,我个人挺喜欢。
在实际拍摄的时候为了保证画面的镜头有区别,除了正常的往前飞,我还进行了平行飞行,事实证明,在后期的剪辑处理中因为有了这些不同角度的画面而变得生动了起来。当然,从前面第一个长视频那里可以看到我还用了多种拍摄手法,如兴趣点环绕,指点飞行等等,这些手法的运用让整个视频增色不少。
正常情况下,Phantom 4 Pro拍摄全景漫游图约需拍摄31张左右(天空部分不计),抵达预定的目的地后,我会将无人机摄像头垂直朝下看看正下方的场景,看看该场景是否满足720全景漫游图的画面构图需求,例如第一个全景漫游图就颇为讲究,其正面务必对准最高的地王大厦,下方的道路也必须尽量保证水平。
在过去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阴天光线缺乏对比,让拍摄的画面趋于平淡,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阴天往往因为画面没有过大的明暗反差,拍摄起来画面画质却是最好的。

后来通过截取720全景漫游图画面还得到以下的效果,嗯~蛮有逼格~话说有木有《盗梦空间》的赶脚?
普照片的拍摄
Phantom 4 Pro的像素已经有了2000万,在无人机里面也算是蛮高的了,但是在实际拍摄中,对于由上至下的“上帝视角”来说依然显得分辨率略及画面广角相场不够广等问题,这时候采用悬停无人机,通过控制摄像头俯仰来拍摄多张照片后期拼接成竖幅高分辨率画面,或者左右旋转无人机机身拍摄多张照片后期拼接成超宽幅的全景绝对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当然若是采用大疆悟系列机型拍摄这样的画面就更简单了,机身都不用动,直接转动摄像头即可)。

上面这张总共使用9张照片进行后期拼接,像素已达上亿像素,完全可以满足大尺寸印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