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这编辑器我也是服了!好不容易写完,发布时提示标题太长,返回上一页,结果一返回发现写好的东西全没了!重新发帖也没有加载草稿。。。最后只能重写一遍,气的吐血!!)
前段时间迷上了航拍延时摄影,特别是日转夜延时那种时空交替的独特美感令我无法自拔,于是天天在论坛研究教程,终于算是有了一点心得,不过却没有东西可拍,城里有灯光的地方又不能飞,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说来也巧,刚好上周四(8月24号)成都某公司举行约飞活动,地点在他们申请的长期空域——成都南边世纪城和环球中心之间的桂溪公园里,可以航拍城市夜景,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并最终有幸加入了活动,终于得以把理论变成了现实!
这次活动安排的很紧凑,从7点到9点共2小时,飞友也很多,最多的时候有20多架飞机在天上飞,引来围观无数,煞是壮观(合法飞行感觉就是爽,哈哈)。不过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干扰巨大,飞几百米就各种丢信号、丢图传。。。当晚风也有点大,对身材娇小的御来说虽然正常飞行不是问题,但要拍延时摄影就是另一码事了,所以其实条件并不太好。不过机会只有一次,再困难也只有硬着头皮试试了!结果还是出现了一些失误,前期拍摄的照片质量一般,给后期带来很大的麻烦,差点报废。。。不过经过好一番努力,最后还是挽救回来了,成品如下:
环球中心日转夜延时成片:只有12秒,建议1080P观看

天黑前在空中“踩点”,取景时拍的一张

从夜间拍摄的照片中选出的一张夜景,画面清晰明亮、背景纯净、色彩鲜艳——谁说御不能拍夜景的?

成都环球中心据说是全球最大单体建筑——从旁边路过也确实能感到其雄伟

活动场地:桂溪公园的湖边,晚上的夕阳非常迷人

太阳落山之前还出现了非常漂亮的金色晚霞,不过这样的景色也总是稍纵即逝,几分钟后就消失了

刚到达活动现场,签到、签协议,等待其他飞友到齐。。。

人到齐了,活动组织者电话给空军报备,警察到场,准备开飞!

专业玩家的悟2,很酷!
接下来说说拍摄过程吧,我这个也不是教程,所以就简单说一下。
延时摄影基本都是间隔一定的时间连续拍一堆照片,然后把这些照片序列连在一起做成视频。如果是日转夜延时,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白天和晚上用同样的路线/角度各拍一段视频,后期做叠加合成,形成日夜转换的效果;第二种则是快速换电池法,适用于大范围延时摄影,比如要记录从黄昏、日落到完全天黑的整个过程,由于拍摄时间长,无人机的续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一段视频可能要换3、4块电池才能完成,中途翻车的几率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还是选择第一种方法更靠谱,至少更容易操作。
下面是我的拍摄流程:
一、准备:
1、先检查当前固件下JPG和RAW格式拍摄的最小间隔是多少,并测试能否正常拍摄
2、如果有固件升级,那么在升级完成后还要重复上述检查
3、检查飞机状态,SD卡容量以及各种传感器是否正常,最好试飞一下
4、全部东西充电
二、定义航线:
1、到拍摄地之后,先用1号电池飞起来寻找合适的拍摄角度和航线,试拍几张
2、精确记录云台俯仰角(待会要用)
2、按C1键记录航线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以及航向角,记得收藏航线,按15分钟飞行时间、0.5m/s速度来看,航线长度至少为450米(实际我记录了405米,也够用)
3、飞回航线起点附近,降落
三、拍摄白天片段
1、紧接上个步骤,换2号电池起飞
2、拍照模式JPG,如果环境够亮则可以自动曝光,AE锁定,自动对焦,白平衡手动锁定,拍摄间隔时间2s(5秒也可以,依据拍摄场景而定)
3、把云台俯仰角恢复到之前记录的状态,加载刚才保存的航线任务,然后启动航点飞行,先快速飞到起点位置,然后设定飞行速度为0.5m/s,飞行时朝向“跟随航点”,开始间隔拍摄
4、如果拍够15分钟,按2秒间隔来算,可以拍450张左右照片,够合成一段18秒@25fps的视频,不过导入PR之后视频可能没那么长,这个无所谓,可以小范围内调整播放速度改变视频长度。
四、拍摄夜间片段
1、等天黑、楼宇灯光全部亮起之后,换3号电池开始夜间拍摄
2、拍照模式JPG,手动曝光,ISO200,快门1秒(实际用的1.3秒),AE锁定,手动对焦,白平衡手动锁定(我就在这里忘了锁定白平衡,后期的时候差点累死。。。唉说多了都是泪。。。)
3、把云台俯仰角恢复到之前记录的状态,加载刚才保存的航线任务,然后启动航点飞行,仍然是先快速飞到起点位置,然后暂停——进行最重要的一步操作:对焦!
4、开启峰值对焦辅助,数码2X变焦,仔细反复调整对焦虚拟波轮,直到屏幕上的红点最多最密,这个过程很考耐心,关键还要抓紧时间,否则剩余电量可能拍不够那么多照片了!然而一旦对焦没对好就开拍,那晚上的照片就会全部报废。。。是不是很纠结!
5、对好焦后,调回1X数码变焦,然后设定飞行速度为0.5m/s,飞行时朝向“跟随航点”,恢复航点飞行,同时开始拍摄。
6、因为要花时间对焦,所以夜间预计只能拍10~12分钟左右,总之尽可能把航线跑完,不过也要预留足够的电量返航,不然炸鸡了可就不好了。。。
注:之所以不选择RAW格式,一来是为了降低后期处理的压力,更主要的是因为御拍RWA的最小间隔时间是10秒(据说是安卓版的问题,如果是IOS版APP就可以选择5秒。。。),有点太长了,会导致做出来的视频更短而且变化过快,不太适合车流、灯光等本身就变化很快的场景,拍云彩估计不错。另外这些照片是拿来合成视频用的,用JPG画质也足够。

这是天黑前用第一块电池规划航点时的截图。此处限高120米,为了避免把时间浪费在路上,我就近规划了一条从东北到西南的一条斜线作为航线,同时高度从80米渐变到100米,航向角飞机自动控制,以保持画面中心一直对准建筑物

第一次飞行:拍摄白天的照片序列

第二次飞行:拍摄夜景照片序列
最后说一下后期吧。其实论坛里有很多大神的教程,我就不多在这班门弄斧了,只是简单说一下我遇到的问题和个人经验。专业的教程在这里:
http://bbs.dji.com/thread-138991-1-1.html (大合集)
http://bbs.dji.com/thread-98269-1-1.html (这篇对我帮助很大,尤其是LRT的使用)
后期的方法,总的来说就是把白天和晚上的照片分别存一个文件夹,用Lightroom和LRTimelapse来自动处理每张照片的色调、曝光、亮度、去闪烁等,然后分别导入非编软件中做成白天和晚上两段视频,最后选择合适的位置把这两段视频进行透明度动画叠加以及平滑处理,实现白天和黑夜自然过渡效果。
首先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匆匆忙忙使用Mavic夜间对焦居然成功了!否则也就没有本次的视频和这篇帖子了。。。
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晚上拍摄的时候因为忘了开启白平衡锁定,而建筑物灯光变化又很大,导致夜拍的411张照片几乎每张的色调都不一样,一会儿蓝一会儿黄一会儿紫的。。。尝试用LRT打关键帧让它自动计算渐变修正的方式无效,毕竟这个几乎每张都是关键帧了,最后只能手动一张一张的用LR调,尽可能把每张照片的色温调到基本一致~~~这简直不是人干的活,要不是拍摄素材实在难得,我早就放弃了!最后的结果也只能调个大概,做成视频之后仍然能注意到夜间的天空有点闪烁~~只能做到这样,没办法了。
其次就是因为无人机定位系统/IMU的误差,导致两次飞行同样的航线实际上并不完全重合,所以拍出来的画面角度、透视等不太一致。这个没啥好办法,只能靠后期合成时对两段视频进行缩放、平移、变形等操作,使过渡期间主要建筑物的轮廓尽可能对齐。当然画面边缘有些离得近的地景可能怎么调都对不齐,也不用太在意,不明显就行。
最后就是因为风大导致的抖动。当天飞行的时候风力估计有2~3级,晚上还要更大些,对拍延时摄影来说着实是不太友好的,最后拍出来的原始照片都能直接看出来上下浮动。好在现在软件技术够强大,用视频增稳插件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虽然会导致画面有一定裁剪,但总的来说无伤大雅,只要不是抖得太离谱就行。
最后截几张后期处理过程图:

左边是白天拍摄的394张,右边是夜间拍摄的411张。可以看到这些照片的颜色、曝光等都已经比较一致了,这是已经用LRT+LR处理过的结果。

在Lightroom里可以对LRT定义的关键帧进行修图操作,然后LRT会自动根据关键帧的调整参数来在所有照片之间进行参数的平滑过渡,最终用LR重新加载并导出图片即可。然而这次晚上拍的照片全部是手工处理的,简直吐血。。。以后再也不会忘记锁定白平衡了!

使用LRT的“Basic Workflow”,配合LR对照片进行关键帧之间的平滑处理、去闪等操作。旁边还有“圣杯流程”,那个是给相机+三脚架拍摄大范围延时用的~~

最后在PR里导入照片序列,分别渲染成白天和晚上两段视频,然后用变形稳定器增稳,叠加,混合过渡,调整画面几何参数,让两段视频里的主要景物轮廓对齐,添加文字和音乐。。。就算完成了!时间线右边那个小片段是专门为了发朋友圈,加速做成10s的,嘿嘿
总的来说,第一次试拍日转夜延时摄影,能做成这样我觉得还算比较成功,相关经验和心得就是这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实话。。。拍这个延时真心费时费力!当天3块电池全部耗在这个上了,都没有拍点其他的东西,也没有爽飞,后期更是费时间~~~下次不拍了,哈哈!